小儿惊厥网站

首页 » 常识 » 常识 » 医宗扁鹊连载之第四部分扁鹊过卢国无缘
TUhjnbcbe - 2020/9/15 17:17:00
北京中科白颠疯曝光 https://m-mip.39.net/nk/mipso_5112737.html
第四部分扁鹊过卢国,无缘救蔡侯十三、扁鹊过卢国,难救无缘人

秦越人师徒在齐都临淄居住了日久之后,便以探访齐国各地风土为名,在齐国各地游历。数月之后,已是金风送爽之时,秦越人听闻郯国国君将访问鲁国,孔丘不仅敬仰其用鹿乳奉亲,对于郯子所述以鸟名官的历史掌故亦景仰不已,如*帝以云、炎帝以火、共工以水、大皞以龙、少皞挚以鸟“命名官吏”等官制,孔丘赞叹道:“天子失官,学在四夷”,由此而拜郯子为师学习官制。秦越人此时急于前往鲁国,未来得及向齐景公、晏子请示告别,便一路驱车驾,同几位徒弟向泰山之南行进了。

在泰山北侧,有一卢国,乃前往鲁国的必经之途,秦越人师徒几人,闻卢国当地善用砭石,刮拭肌肤,为病患治病,便稍稍放缓了前去鲁国的脚步,准备在卢国境内停留几日,再前往鲁国。

然而机缘未到,此时的孔丘正在陈国、蔡国之间,经受饥饿与困苦,饭菜全无,几天来粒米未沾。这天,孔丘的得意弟子颜回外出寻找食物,幸运的是讨回了些米来,便汲水煮饭,不一会儿饭香就飘了出来。

孔丘也很饥饿,他闻见饭香后就走了过去,恰巧看见颜回用手抓锅里的饭吃,孔丘则假装没看见。

稍后,颜回请孔丘用膳:“夫子,饭已熟,请用饭。”

孔丘走来道:“不忙,我刚瞌睡,有一梦,不佳。”

颜回问道:“何梦?”

孔丘道:“我梦为先人送饭,却自己先尝,而后请先人用饭。”

颜回听罢,明白孔丘的用意,回道:“请夫子听弟子解释原委,方才饭熟之时,我见炭灰进锅,染脏米饭,但饭食如此来之不易,丢之可惜,故而捡而食之,请夫子谅解!”

孔丘叹息道:“原来如此!颜回啊!为师冤枉你了,如此看来,眼见尚不能为实,岂能想当然哉!人不可囿于所见啊!”

颜回说道:“夫子所言甚是有理,颜回记住了!”

子路和子贡互相议论说,子路道:“夫子去鲁周游,最初不能安居于卫国,后来讲学于宋国树下,却有人砍树破坏,可谓是处处逢难,穷于商、周之地,困于陈、蔡之间,唉!王道何在啊?”

子贡道:“虽身处乱世,夫子却毫无忧愁悲苦,每日弹琴、诵诗,乐声不绝,以为鼓舞大家,夫子如此用心良苦,何其难也啊!”

孔丘推开琴,长叹一声说:“君子固穷乎?”

子路问道:“夫子,而今我等如此状貌,可谓穷困了吧!”

孔丘说:“昔人谓‘君子明理谓之通,不明理谓之穷’,丘坚守仁义之道,而遭乱世祸患,能谓之穷困乎?几日以来,我常常自省,今日才知我等并非穷困于道,而是面临考验,须知寒之愈甚,而松柏愈盛啊!”

孔丘稍稍缓了一口气后,继续说道:“因此我等困于陈、蔡之间,亦正是倍增意志、磨练心性之时,我等需要共同度过此难啊!”

孔丘又安然地继续弹琴、诵诗,子路等人也受到感染,渐渐诵起诗来。

众人诵诗之后,孔丘感叹道:“古时得道之人,穷亦乐哉!通亦乐哉!其之所乐也,非因于目下之穷困、通达与否,而为追求真理、造福天下而乐也!明乎此理,所谓穷困、通达,不过四时寒暑、风雨,无足为怪!故先贤许由,能自娱于颖水之上;而智者共伯,能自得于共丘山下。”

在孔丘师徒与险恶环境抗争之际,扁鹊师徒亦奔走于医道探索的路途之中。

扁鹊师徒几人行在路途,边走边聊,秦越人坐于车上说道:“古人云‘美疢不如恶石’,古书记载,以砭石刺痈脓,今卢国人创新其术,以砭石‘启脉’,促进气血通行,以祛病、摄生,此等用法、经验,均需学习借鉴啊!”

子阳在一旁说:“长桑老先生亦云,东方之医善用砭石,曾有心前来探察,然因年老体弱,官职在身,不能前来啊!我等能有幸至此,得见砭石之术,应当认真观摩啊!”

子豹接过话头,说道:“然我亦听闻此地庸医无数、巫祝盛行,浮夸砭石有种子延年、长生不老之效,神乎其神,难以枚举,或曰唯泰山脚下卢国的砭石有效,他处砭石均为有*恶石,不堪为用,林林总总,多有荒唐啊!”

子容道:“我也听说此地有些庸医,以麻布裹锅底灰,曰昔时*帝祭泰山之宝,乃圣物也,备之可辟邪、生财、种子、延年。”

子豹又接着说:“或曰乃古代巫彭、巫咸之后,不废吹灰之力,便可起死回生。”

秦越人闻此,惊讶而道:“有这等事么?若是有的话,定当核实清楚,以正视听,切忌以讹传讹啊!”

子阳说道:“弟子已经问过,确有一些欺世盗名之庸医,有些被骗的病患为此叫苦不迭,此地庸医、巫医、明医混乱难分,我等还是尽早远离此地,以免遇上纠纷之事啊!”

秦越人听后,思索一二,说道:“子阳所言不无道理,那我等就快些行进吧!”说罢子豹便提缰鞭马,驱车行进,四人一路之上,走走停停,天色渐晚,见前方有一个村庄,便意欲在此村中稍事休息一晚,明早再赶路前行。

进入村庄不久,便听见有小儿啼哭之音,四人循声而至,原来是一个小儿正发热,惊厥啼哭,子容与秦越人在溪边树下暂为休息,子阳、子豹则连忙赶上前去探问,希望能为患儿诊治。子阳怕引起误会,便未敢说自己是从卢国那边过来的人,问道:“老者,我等均为行医之人,自宋国而来,听闻你家小儿患发热之疾,惊厥啼哭,病势严重,让我等为小儿诊治一下吧?我们夫子诊治此病甚多,效验颇丰。”

只见患儿的父亲已年过半百,鬓发苍苍,他上下打量子阳、子豹二人后说道:“古云‘医不上门’,尔等不请自来,不知何意?若是少吃缺喝,还请直言,莫要用些花言巧语、诊治疾病之言唬骗于我!”

子豹说道:“老者,您误会我等了!我等俱是行医之人,我们欲前往鲁国,中途转折至此,听闻幼儿啼哭甚切,故而前来询问,想要帮您诊治啊!”

老者一脸怀疑之貌,说道:“行医之人?医者本为士人,俱在宫廷之内,为公卿大夫诊病,汝等非巫非祝,何来懂得医术?!若是赶路,还是尽快走吧!我自会延请高明,前来诊治,不需尔等!”

子阳、子豹听后,自觉难以再相劝告,便回到树下溪边,向秦越人、子容,详述了事情本末。

秦越人听后,思忖片刻,说道:“我等先莫要着急,可在此地暂住一日,试看此幼儿的病情变化,也许这家曾被庸医误诊、误治,因而对行医之人心存芥蒂呢?或者此家再请来一位明医,能够治好此儿,我等也能够与其交流、请教一二。”

子阳道:“是啊!弟子也考虑到,此家老者或曾被庸医误诊,对医者心有疑虑,故弟子未敢说我等是从卢国而来,而言从宋国而来。”

秦越人听后,面露愠色,道:“子阳、子豹,你等虽为避免老者误会,也尽量不要以谎言相告,为人在世当以诚信为本,岂可谎称自宋国来?若果真遇到麻烦,岂不是授人以柄啊?”

子阳连忙躬身而言:“夫子教诲,弟子知错!”此时不远处的路上走来两人,一人匆匆忙忙在前引路,另一人衣着鲜艳古怪,口中念念有词,秦越人师徒探头观看,乃知这古怪之人即是巫师,便料定这是患儿家人请来为患儿诊治的“巫医”了,于是子阳、子豹二人起身,走至患儿家门,准备看那巫医如何诊治。

只见巫医来到患儿门前,先围着篱笆,煞有介事周转一圈,口中念念有词,脚下故意一瘸一拐,迈着所谓的“禹步”进入院内,持牛角杯,杯中便是所谓的“仙露”,又点燃一把干艾草,令之冒烟,在院内拜四方、叩八荒,这时许多围观的百姓已站满了院内外,篱笆两侧也是人头攒动。

只听得巫师大声叨念,口中掐诀念咒:“天地神明,速来相助,助我明目,得见分明!”之后便定睛看向幼儿面色,俄而又继续念道:“口焦面垢,肤色赤红,火*作祟,遇水则宁!天一生水,地六相成,金生水哉,辛散宣通,神明赐水,饮罢则平!”

然后只见巫师将一把苛(薄荷)叶,置于燃烧的干艾草上,烘烤一遍,又将烘得蔫萎苛(薄荷)叶,在手中反复揉搓,口中念道:“神明天地,天地神明,速来相助,至我掌中!”说罢,掌中的苛(薄荷)叶已变成弹丸大小的灰黑色药丸,此时巫师将此灰黑色药丸泡入牛角杯中,口中反复念叨几遍后,又从不知从哪里掏出一些丹砂(朱砂)来,也浸入杯中,便将牛角杯递与老者,令患儿服下。

人群中,子阳对子豹说道:“此巫医口中念念有词,然闻之亦有些道理,虽口中祷祝咒语,但实际作用乃其杯中的苛叶、丹砂(朱砂),但恐怕这样治疗会耽搁病情,危及患儿性命啊!”

子豹性情略急,听罢子阳之话,便匆匆冲出人群,再次来到老者面前,说道:“老者!此子患病非轻!非祷祝所能治之,且此巫医治病之效,全在杯中的苛叶和丹砂(朱砂),还是让我们夫子为你家幼儿诊治吧!”

巫师怒斥道:“人命天定,尔等不知天运,不察地理,妄自揣测神明之意,能有何医术?分明意欲为害患儿!”

子豹反驳道:“谁道我等不知天文、地理?六气更作,方药和合,适用于疾病之证候,方随证变,机自证出,分析机理,辨乎内伤外感,表里虚实,方可谓法天象地,你既不懂四诊,又不问候详察,便以咒语祷祝,分明是欺弄于人!”

巫师愤然而言:“你不敬神,不懂法术,胡言乱语,污蔑圣巫,竟还与我理论!尔等竖子,有治病之能,请前来施展,本尊去也!”

老者急忙拦住巫师:“先生您莫要与这些庸医、竖子治气,若是激怒神明,则我一家几口便遭厄运,再无神佑,请巫师先生少留片刻,拯救贱子柔弱之命,怜悯恤之,给予施治,不胜感激!”

说罢,老者急忙将子阳、子豹赶出院子,说道:“尔等快走吧!若是惊动了神明,致使我子疾病不愈,我便要尔等偿命!”

子阳、子豹听罢,欲辩无言,只好回到溪边,扁鹊问道:“那患儿现状如何?其家人同意我等前去诊治么?”

子阳垂头丧气地说道:“夫子,那老者笃信巫医,说若是我等惊动神明,致使其子疾病不愈,便要我等偿命,弟子觉得,我们还是尽早离开这是非之地吧!以免纠缠不清。”

秦越人听后,叹了口气,说道:“唉!别无他法!古人云‘病为本,医为标’,标本相得,其气乃服,病不许治者,病必不治,治之无功啊!我们还是走吧!”

师徒几人匆匆坐上车驾,子豹刚刚欲抖缰执鞭,就听见院落里大人孩子,啼哭之声陡然响起,子豹急忙赶车西向,随着一阵撕心裂肺的嚎啕哭声,秦越人回望村庄,眼中茫然无奈,此时车驾已在村外三里远的地方了,子豹勒缰放缓了马蹄,几人心中都很清楚,应是那患病的幼儿已在巫医的手下死去了。

眼望斜阳西下,秦越人一行人,便一路折向西南方向,当晚在一岩壁下的石洞内挨了一夜,次日天明才继续向鲁国奔去。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
1
查看完整版本: 医宗扁鹊连载之第四部分扁鹊过卢国无缘